★符合108課綱、STEAM各大領域,結合生活與科技工程的知識繪本系列!
★綜合介紹11種刺激好玩的遊樂設施,搭配設計圖與照片,讓孩子深入淺出的探索機械與科技的蛻變!
快來!快來!看看遊樂園中令人心跳加速的發明吧!
孩子們最愛的遊樂園,有各式各樣刺激好玩、令人尖叫連連的遊樂設施,從華麗的旋轉木馬,到高空的旋轉秋千;從左右擺盪的海盜船,到360度翻轉的雲霄飛車,你曾經好奇過,這些遊樂設施都是怎麼發明、又是誰發明出來的嗎?
這本書透過具有設計感的插畫及珍貴的歷史照片呈現遊樂園發展史上的重要設施,同時藉由圖表、照片與文字,讓深奧的工程淺顯易懂。讓我們一同窺探驚奇工程吧!
系列特色
★因應現行小學的自然與科技課程重點,以實際的公共建設為例,像是世界橋梁就包含了舊金山的金門大橋、紐約布魯克林大橋、倫敦鐵橋;摩天大樓包含帝國大廈、杜拜塔、台北101、吉隆坡的雙子星塔;而交通工具則包含了日本新幹線、空中巴士A380、以及航空母艦等等,讓孩子從圖文解說當中,對工程科學有基礎的理解,同時培養探索科技的興趣。
★選擇一般大眾生活中常見到的遊樂設施、世界知名的公共建設,或較感興趣的交通工具作為主題,除了介紹相關的科學應用原理以外,也簡單介紹了工程發展的歷史,像是以前的木製海盜船演變至現代化的機械式巨大海盜船,甚至是這些工程科學未來的發展等等,讓孩子一目了然。
★你知道最早最早的遊樂園,原來只是菜市場裡為了吸引人潮而添加的一台手動式海盜船嗎?最早期的旋轉木馬,竟然是用真的馬拉動的木製轉盤!?還有還有,那令人膽戰心驚的雲霄飛車,一開始竟然是用來載運煤礦的小火車?現在就快來看看這本驚奇工程知識繪本,了解更多遊樂園與遊樂設施的「進化」過程吧!
1.遊樂園狂歡
2.手動式海盜船
3.莫赫希克折返式鐵路
4.旋轉木馬
5.旋轉秋千
6.摩天輪
7.碰碰車
8.雲霄飛車
9.旋轉飛碟
10.火速飛天
11.金達卡與大暴跌
12.滾輪式雲霄飛車
13.你知道嗎?
14.名詞解釋
15.專家的話
2.手動式海盜船
3.莫赫希克折返式鐵路
4.旋轉木馬
5.旋轉秋千
6.摩天輪
7.碰碰車
8.雲霄飛車
9.旋轉飛碟
10.火速飛天
11.金達卡與大暴跌
12.滾輪式雲霄飛車
13.你知道嗎?
14.名詞解釋
15.專家的話
推薦序
以常見的遊樂設施為主題,深入淺出引發孩子們的探索樂趣
顏鴻森 (國立成功大學機械系教授暨本書審訂人)
19世紀中期開始,誕生了讓追求感官刺激者,可在安全環境中獲取恐懼帶來的興奮,既喜愛又驚悚的遊樂設施。本冊介紹其緣起,列舉了11項具代表性的設施,以及推陳出新的創意,內容包括動機源起、動力源、傳動機構、多次元作動、及安全裝置。
創作動機基本上為追求感官刺激(更快、更高、更刺激),亦有吸引更多人潮來市集的遊樂狂歡園,令博覽會訪客驚豔的摩天輪,以及意外誕生的莫赫希克折返式鐵路。
隨著社會與科技的發展,驅動遊樂設施的原動力有肌力(人力、驢馬)、蒸汽機、電動機、位能與動能、及彈力,尤其是1976年沿用迄今的液壓系統、液壓馬達。
遊樂設施的科學原理,主要是基於牛頓力學,包含:鐘擺運動、離心力與向心力、靜者恆靜與動者恆動、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其次是電力(碰碰車)、電磁學;傳動元件則有輪軸、齒輪、鏈條、纜繩、絞盤、齒輪、曲柄、滑件等。
產生驚悚感官刺激的來源,除了速度與高度外,主要是運動的自由度(次元),自由度愈多的設計,乘坐者的感官刺激愈大。最基本設計為1個自由度的運動,如海盜船、旋轉鞦韆的轉動,雲霄飛車的軌道滑動;2個自由度者,有旋轉木馬的轉動與滑動,摩天輪大轉輪的轉動加上車廂的搖擺;3個自由度者有旋轉飛碟,包含手臂一端繞中心柱的旋轉,另一端以液壓系統搖擺車廂,以及車廂自轉等3個獨立運動;4個自由度者有滾輪式雲霄飛車,包括3度空間的軌道旋轉加上座椅旋轉。
遊樂設施的另一個設計重點為安全裝置,如折返式鐵路設計了棘輪與棘爪來防止車廂倒滑;雲霄飛車設計了安全摩擦輪來防止出軌;大暴跌自由落體則設計了電磁剎車系統來減緩座椅自由落體的下墜速度。
本書原著於2017年,介紹讀者在生活中有機會親身體驗之驚悚遊樂設施的科技原理、創新特點、及運作機理。本中文版,用深入淺出方式進行翻譯、表達原意,是本圖文並茂的知識性兒童書籍,可引發孩子的好奇心與學習興趣,亦可為中小學生活科技教育的課外閱讀教本。
作者簡介
莎莉‧史普雷 (Sally Spray)
莎莉‧史普雷是非故事類童書的作者。 她學習了早期兒童教育,並獲得了兒童文學碩士學位,並在成為童書出版的藝術總監之前曾擔任過教師。
莎莉住在科茨沃爾德(Cotswold)鄉村。 她的任務是找出有趣而真正難以理解的內容,並儘可能簡單、簡潔的將其傳遞給讀者。
繪者簡介
馬克‧呂弗福爾 (Mark Ruffle)
本系列繪者為馬克‧呂弗福爾主要作品在兒童出版界。 在過去的幾年中,他一直忙於兒童非小說類作品的創作,經常負責所有的繪畫和設計工作。
譯者簡介
金瑄桓
本系列譯者為金瑄桓。澎湖人,1992年生,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至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校區交換,目前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曾任教台中及澎湖多校,對英語教學不餘遺力。現專攻中英口筆譯,口譯過多場大型活動,譯有《人生的長尾效應》、《小行星獵人》等書。創立 Facebook 粉專「強尼金口筆譯教學日記」,盼能藉此推廣翻譯專業性、讓更多人體會譯者的甘苦,並感受語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