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沒有教的多元性別讀本
112個性別關鍵字+性別光譜全彩圖解+39位多元性別者的分享
英國《獨立報》彩虹書榜(Rainbow List)年度Top10
甫出版即衝上美國亞馬遜書店網站「青少年LGBT議題」分類榜首No.1
美國亞馬遜網站評價五顆星、Goodreads網站1,211位讀者評價4.3顆星
112個性別關鍵字+性別光譜全彩圖解+39位多元性別者的分享
英國《獨立報》彩虹書榜(Rainbow List)年度Top10
甫出版即衝上美國亞馬遜書店網站「青少年LGBT議題」分類榜首No.1
美國亞馬遜網站評價五顆星、Goodreads網站1,211位讀者評價4.3顆星
專業審定
楊幸真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熱情推薦
尤美女 人權律師,前立法委員,我國同婚法案主要推動者
林蔚昀 作家
晏向田 教育部國中小性平教育輔導團組長兼副召集人、高雄市立前峰國中專任教師
番紅花 作家
諶淑婷 文字工作者
劉育豪 高雄市港和國小教師、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理事長
鄭智偉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社工主任
趙淑珠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婚姻與家族治療碩士班教授
「曾經真心覺得自己是不是哪裡壞掉了。」
「管他的,我要穿自己想穿的衣服!」
「朋友間討論的戀愛話題,怎麼都搭不上話……」
「總覺得自己是不是處於兩種性別之間的奇怪地帶……」
「管他的,我要穿自己想穿的衣服!」
「朋友間討論的戀愛話題,怎麼都搭不上話……」
「總覺得自己是不是處於兩種性別之間的奇怪地帶……」
對青春期的身體變化感到不安,煩惱要怎麼穿、怎麼打扮,家人期待「要man一點」或「女生要有女生的樣子」,但那真的昰自己想要的樣子嗎?無論是害羞的想要探索性傾向,卻擔心被排擠,或者是想要展現真實的自己,又懼怕被貼標籤的心情……都收錄在本書三十九位多元性別者的告白中,分享了青少年時期尋找性別認同的親身經歷。
本書作者艾胥莉‧馬岱爾從十一歲開始,感受到性別問題帶給她的尷尬、不適感,經過多年的探索、研究,她逐漸認識自己。為了幫助擁有相同煩惱的青少年,她開始分享自己的經驗,蒐集資料,整理多年來人們常問的問題,並結合了美國多個性平團體的資源,完成了這本性別教育指南。收錄了關於「性別多元」議題的112個關鍵字,搭配生動的全彩圖解,獻給所有「正在探索自己的性別認同」,以及「想要了解性別多樣性」的人們!
=本書特色=
★收錄112個性別關鍵字,了解性別多樣性的最佳指南
同性戀、跨性別者、雙性戀、無性戀、酷兒……包羅所有關於性別議題的關鍵字,解釋了被人誤解、或是能見度不足的用語,展現性別的多種可能性,並且更加理解與尊重每個人的差異。
★深入講解「性別光譜」──探索性別認同的最佳工具
「性別光譜」是認識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的最佳工具,打破狹隘的二元性別規範,具多元性與包容力。任何人都能在探索性別光譜的過程中更加認識自我。
★收錄39位多元性別者的告白,陪伴度過青春期的認同歷程
「我一直在尋找能讓我感覺像自己的性別」、「聽見別人以她來稱呼我的時候,感到焦慮」、「對我來說,性別就像無垠的宇宙」、「我接受了自己,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他們走過青春期大大小小的煩惱,他們的告白充滿了愛與勇氣。
★全彩圖解,最友善的性別教育讀本!
因為性別是彩虹色的,LGBTQIA+的世界如此多元、充滿愛
L=女同志(Lesbian)
G=男同志(Gay)
B=雙性戀(Bisexual)
T=跨性別(Transgender)
Q=酷兒(Queer)/疑性戀(Questionin)
I=雙性人(Intersex)
A=無性戀(Asexual)/盟友(Ally)
+=人們探索性別的方式,將更加自由且包容!
名家導讀 性別密碼: LGBTQIA+748 趙淑珠
導論 給所有想要了解性別與性別多樣化的人
性別關鍵字 從A到Z──LGBTQIA+詞彙指南
第一部 光譜
光譜是探索性別認同的最佳工具
★查理:對我來說,性別是無垠的宇宙
第二部 性別
2-1 認識性別
認識生理性別、社會性別究竟有什麼不同,了解性別不只有男或女,選擇適合自己的代名詞
★克勞蒂亞:每個人都有權利決定自己想要的樣子
★凱:面對跨性別恐懼症
★羅文:別再因為性別而對孩子做出無意義的限制
★萊利:表現出自己真心想要的模樣
★艾傑:管他的,我要穿自己想穿的衣服
★多麗:當我使用這個代名詞,就會覺得自己充滿力量
2.2認同與專有名詞
認識跨性別、非二元化性別、性別流動者、雌雄同體、無性別者、中性者等各種性別認同
★切斯:身為男性所背負的刻板印象
★米洛:我如何面對性別焦慮
★萊恩:我以身為跨性別者為榮
★艾克賽:我出生時是女孩,現在我是男孩
★韋士柏:我找不到任何詞彙可向其他人表達我的性別
★凱畢:我一直在尋找能讓我感覺像自己的性別
★卡蒂:在這個二元化性別取向的世界中尋找自我
★凱:我如何在南非挑戰二元化性別
★羅蘭:困惑多年之後,終於了解自己
★伊莎貝爾:創造更多種體驗性別的可能與方式
★凱伊:身為雌雄同體的我,一點也不孤單
★喬伊:她不是公主,也不是王子,但擁有最完整的自己
★錢德勒:終於全心全意的接受自己是無性別者
★凱特琳:曾經真心覺得自己是不是哪裡壞掉了
★珍妮佛:性別是非常個人且私密的事
★瑪莉詠:尋找適合自己的性別標籤
第三部 性傾向認同與情感傾向認同
3.1什麼是性傾向與情感傾向?
認識吸引力是多元的,每個人對性和情感的感受力都不一樣
★埃斯特爾:無性戀者也會接吻嗎
★喬:曾經身陷沒有身分認同的地獄
3.2認同與專有名詞
認識單一性別吸引力、多元性別吸引力與流動吸引力,以及常被誤解的雙性戀、無性戀、酷兒
★葛芮絲:如今我更能接受自己的性別認同
★芬德:我擁有好多種性別標籤
★克莉絲蒂:找到適合我的性別詞彙
★琳希:異性戀的標籤讓我感覺格格不入
★莎嘉:希望他人是因為我的本質而喜歡我
★亞雷娜:我是雙性戀、泛性戀或酷兒
★羅倫:我很害怕永遠無法搞清楚自己的性傾向
★艾蜜莉亞:身為無性戀,可能無法擁有像同儕一樣的生活
★約拿:我仍有一顆充滿其他形式之愛的心
★愛里:當我告訴媽媽,也許我是無性戀
★米勒:找到了可以描述我的詞彙,我不再感到孤獨
★凱:我的情感傾向一直是個謎
★喬許:性別與性傾向的複雜遠比我想像中更微妙
★馬奎斯:我為什麼認定自己是「同性愛好者」
結論
延伸閱讀
索引
附錄 台灣相關資源連結
導論 給所有想要了解性別與性別多樣化的人
性別關鍵字 從A到Z──LGBTQIA+詞彙指南
第一部 光譜
光譜是探索性別認同的最佳工具
★查理:對我來說,性別是無垠的宇宙
第二部 性別
2-1 認識性別
認識生理性別、社會性別究竟有什麼不同,了解性別不只有男或女,選擇適合自己的代名詞
★克勞蒂亞:每個人都有權利決定自己想要的樣子
★凱:面對跨性別恐懼症
★羅文:別再因為性別而對孩子做出無意義的限制
★萊利:表現出自己真心想要的模樣
★艾傑:管他的,我要穿自己想穿的衣服
★多麗:當我使用這個代名詞,就會覺得自己充滿力量
2.2認同與專有名詞
認識跨性別、非二元化性別、性別流動者、雌雄同體、無性別者、中性者等各種性別認同
★切斯:身為男性所背負的刻板印象
★米洛:我如何面對性別焦慮
★萊恩:我以身為跨性別者為榮
★艾克賽:我出生時是女孩,現在我是男孩
★韋士柏:我找不到任何詞彙可向其他人表達我的性別
★凱畢:我一直在尋找能讓我感覺像自己的性別
★卡蒂:在這個二元化性別取向的世界中尋找自我
★凱:我如何在南非挑戰二元化性別
★羅蘭:困惑多年之後,終於了解自己
★伊莎貝爾:創造更多種體驗性別的可能與方式
★凱伊:身為雌雄同體的我,一點也不孤單
★喬伊:她不是公主,也不是王子,但擁有最完整的自己
★錢德勒:終於全心全意的接受自己是無性別者
★凱特琳:曾經真心覺得自己是不是哪裡壞掉了
★珍妮佛:性別是非常個人且私密的事
★瑪莉詠:尋找適合自己的性別標籤
第三部 性傾向認同與情感傾向認同
3.1什麼是性傾向與情感傾向?
認識吸引力是多元的,每個人對性和情感的感受力都不一樣
★埃斯特爾:無性戀者也會接吻嗎
★喬:曾經身陷沒有身分認同的地獄
3.2認同與專有名詞
認識單一性別吸引力、多元性別吸引力與流動吸引力,以及常被誤解的雙性戀、無性戀、酷兒
★葛芮絲:如今我更能接受自己的性別認同
★芬德:我擁有好多種性別標籤
★克莉絲蒂:找到適合我的性別詞彙
★琳希:異性戀的標籤讓我感覺格格不入
★莎嘉:希望他人是因為我的本質而喜歡我
★亞雷娜:我是雙性戀、泛性戀或酷兒
★羅倫:我很害怕永遠無法搞清楚自己的性傾向
★艾蜜莉亞:身為無性戀,可能無法擁有像同儕一樣的生活
★約拿:我仍有一顆充滿其他形式之愛的心
★愛里:當我告訴媽媽,也許我是無性戀
★米勒:找到了可以描述我的詞彙,我不再感到孤獨
★凱:我的情感傾向一直是個謎
★喬許:性別與性傾向的複雜遠比我想像中更微妙
★馬奎斯:我為什麼認定自己是「同性愛好者」
結論
延伸閱讀
索引
附錄 台灣相關資源連結
專家導讀──性別密碼: LGBTQIA+748
趙淑珠 教授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婚姻與家族治療碩士班
標題中的英文字母與數字對你而言有任何意義嗎?
如果你還認為世界上「不是男生就是女生」,本書就是你可以好好閱讀來擴展對於「性別」這個看似簡單其實卻內涵複雜的語詞。
「認同」―― 關於我是誰的議題,一直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且持續進行的議題,孩童及青少年成長過程中能產生正向且對成長有助益的認同,有賴環境中重要他人對他們的回饋與肯定。「我是好小孩嗎?我是異性戀嗎?我是男同志嗎?我是女同志嗎?我是跨性別嗎?我可以成為我自己,而你依然愛我嗎?」雖然是「我」的議題,我們卻一直在尋求他人的認可來確定自己這
樣是「正常的」!
本書包含了作者自己的成長經驗以及另外三十九位LGBTQIA+的社群成員分享他們個人的故事,在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時候對於自己特殊之處或與他人不同之處,經常會產生「我是不是不正常」的疑惑,直到我們看到書中、電影中、社群媒體裡的描繪或生活中的人物與我們自己的經驗類似時,方能有「啊!原來我不是唯一」的輕鬆感。這也是本書的出版以及類似書籍很重要的貢獻,我們需要讓經驗與主流不一樣的性別少數可以有更多機會看見有人跟自己一樣,讓成長過程中的認同雖然有冒險卻也充滿了能量!
本書中介紹了非常多性別認同的名詞及其內涵,對於以前從未接觸過的讀者可能會很衝擊與辛苦,但也可以活化大腦不再只有男與女兩個區塊,對於已經在性別的領域中有涉獵的讀者,也可以從文中所分享的個人經驗學到每個人身分認同的複雜性與交織性(intersectionality),亦即認同不是單向度的,每個人除了性傾向、性別認同外,還有族群認同、階級認同等等,這些向度共同交織了我是誰的面貌。比如,一位男同志且生活在台北市的漢人,可能跟同樣是男同志且生活在花蓮部落裡的原住民有著不同的認同經驗。
既然認同是多向度的,隨著時間與生活脈絡便有各種樣貌,因此作者也提醒讀者,雖然本書中列出了許多詞彙,但仍有可能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想要被書中的詞彙或標籤所限,如作者所說:
一個人想要或不想要有性別標籤的理由有很多種,其中一些原因包括:
• 他們太過流動,無法專屬於一種性別標籤。
• 他們覺得現有的性別標籤都無法完全符合自己。
• 他們的身分尚未定型,不想匆匆忙忙定義一種性別標籤。
• 他們希望避免與特定標籤的污名和/或期望產生連結。
• 他們覺得不需要向社會大眾解釋自己是什麼樣的身分認同,畢竟身分認同是很私人的資訊。
• 社會習於替每個人分類,拒絕這個常態讓他們感到從中獲得解放。
• 最後,他們只是不想替自己貼標籤,就這麼簡單。他們不想,也不需要這麼做。
本文標題的密碼中,LGBTQIA+可以從本書中找到答案;而748指的是台灣在二〇一九年通過的「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該法保障了在台灣同志的婚姻平等權,但該法中有部分的限制對於跨國同志及同志領養仍有商榷之處。台灣雖然是亞洲第一個通過對於同志婚姻權利保障的國家,但該法的通過並不是平順的過程,二〇一八年的公投,台灣社會經歷了對於同志婚姻的誤解、辯論甚至謾罵,雖然前述的法案通過了,但至今,社會對於同志或LGBTQIA+的性別少數有更友善嗎?
俗諺中云「一樣米養百樣人」,希望讀者在閱讀後也願意一起為滋養百樣認同撐起彩虹的天空!
趙淑珠 教授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婚姻與家族治療碩士班
標題中的英文字母與數字對你而言有任何意義嗎?
如果你還認為世界上「不是男生就是女生」,本書就是你可以好好閱讀來擴展對於「性別」這個看似簡單其實卻內涵複雜的語詞。
「認同」―― 關於我是誰的議題,一直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且持續進行的議題,孩童及青少年成長過程中能產生正向且對成長有助益的認同,有賴環境中重要他人對他們的回饋與肯定。「我是好小孩嗎?我是異性戀嗎?我是男同志嗎?我是女同志嗎?我是跨性別嗎?我可以成為我自己,而你依然愛我嗎?」雖然是「我」的議題,我們卻一直在尋求他人的認可來確定自己這
樣是「正常的」!
本書包含了作者自己的成長經驗以及另外三十九位LGBTQIA+的社群成員分享他們個人的故事,在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時候對於自己特殊之處或與他人不同之處,經常會產生「我是不是不正常」的疑惑,直到我們看到書中、電影中、社群媒體裡的描繪或生活中的人物與我們自己的經驗類似時,方能有「啊!原來我不是唯一」的輕鬆感。這也是本書的出版以及類似書籍很重要的貢獻,我們需要讓經驗與主流不一樣的性別少數可以有更多機會看見有人跟自己一樣,讓成長過程中的認同雖然有冒險卻也充滿了能量!
本書中介紹了非常多性別認同的名詞及其內涵,對於以前從未接觸過的讀者可能會很衝擊與辛苦,但也可以活化大腦不再只有男與女兩個區塊,對於已經在性別的領域中有涉獵的讀者,也可以從文中所分享的個人經驗學到每個人身分認同的複雜性與交織性(intersectionality),亦即認同不是單向度的,每個人除了性傾向、性別認同外,還有族群認同、階級認同等等,這些向度共同交織了我是誰的面貌。比如,一位男同志且生活在台北市的漢人,可能跟同樣是男同志且生活在花蓮部落裡的原住民有著不同的認同經驗。
既然認同是多向度的,隨著時間與生活脈絡便有各種樣貌,因此作者也提醒讀者,雖然本書中列出了許多詞彙,但仍有可能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想要被書中的詞彙或標籤所限,如作者所說:
一個人想要或不想要有性別標籤的理由有很多種,其中一些原因包括:
• 他們太過流動,無法專屬於一種性別標籤。
• 他們覺得現有的性別標籤都無法完全符合自己。
• 他們的身分尚未定型,不想匆匆忙忙定義一種性別標籤。
• 他們希望避免與特定標籤的污名和/或期望產生連結。
• 他們覺得不需要向社會大眾解釋自己是什麼樣的身分認同,畢竟身分認同是很私人的資訊。
• 社會習於替每個人分類,拒絕這個常態讓他們感到從中獲得解放。
• 最後,他們只是不想替自己貼標籤,就這麼簡單。他們不想,也不需要這麼做。
本文標題的密碼中,LGBTQIA+可以從本書中找到答案;而748指的是台灣在二〇一九年通過的「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該法保障了在台灣同志的婚姻平等權,但該法中有部分的限制對於跨國同志及同志領養仍有商榷之處。台灣雖然是亞洲第一個通過對於同志婚姻權利保障的國家,但該法的通過並不是平順的過程,二〇一八年的公投,台灣社會經歷了對於同志婚姻的誤解、辯論甚至謾罵,雖然前述的法案通過了,但至今,社會對於同志或LGBTQIA+的性別少數有更友善嗎?
俗諺中云「一樣米養百樣人」,希望讀者在閱讀後也願意一起為滋養百樣認同撐起彩虹的天空!
作者簡介
艾胥莉‧Ashley Mardell
美國人,來自明尼蘇達州,熱衷於性別議題。她從部落格開始書寫自己的生活,而後經營自己的Youtube頻道,並經常為LGBTQIA+社群以及性少數發聲,她的樂觀、正向和誠實,鼓勵了許多人。
馬岱爾十一歲時,第一次以顫抖的字跡在日記中寫下:「我可能有一點點喜歡女生。」然而她繼續壓抑想要出櫃的念頭,直到大學後,在網路上發現了LGBTQIA+的世界,翻轉了原本對性別與性傾向的認知。LGBTQIA+包容了女同性戀(lesbian)、男同性戀(gay)、雙性戀(bisexual)、跨性別(transgender)、酷兒(queer)、雙性人(intersex)、無性戀(asexual)以及所有性少數,這讓馬岱爾體會到自己的不一樣能夠被理解,並感受到巨大的愛與鼓舞。
她希望幫助有相同苦惱的青少年了解自己,因此將個人的性別探索過程寫進《性別是彩虹色的嗎?》一書中,並集結了眾多LGBTQIA+社群的資源與研究,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協助編輯、審定。本書出版後,獲英國《獨立報》彩虹書榜(Rainbow List)選為年度十大好書,並授權日、韓版本,性別光譜基金會讚譽本書「提供我們每一個人思考自己成長過程中的獨特經歷,並給了需要協助者與世界溝通的語彙」。
譯者簡介
李斯毅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美國波士頓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及財經法學碩士,具台灣證券分析師(CSIA)資格。喜愛閱讀,譯有《判決》、《憤怒療癒力》、《33天之後》、《印度之旅》、《墨利斯的情人》、《一掬塵土》、《等星星發亮的男孩》、《泡泡紙男孩》等。
艾胥莉‧Ashley Mardell
美國人,來自明尼蘇達州,熱衷於性別議題。她從部落格開始書寫自己的生活,而後經營自己的Youtube頻道,並經常為LGBTQIA+社群以及性少數發聲,她的樂觀、正向和誠實,鼓勵了許多人。
馬岱爾十一歲時,第一次以顫抖的字跡在日記中寫下:「我可能有一點點喜歡女生。」然而她繼續壓抑想要出櫃的念頭,直到大學後,在網路上發現了LGBTQIA+的世界,翻轉了原本對性別與性傾向的認知。LGBTQIA+包容了女同性戀(lesbian)、男同性戀(gay)、雙性戀(bisexual)、跨性別(transgender)、酷兒(queer)、雙性人(intersex)、無性戀(asexual)以及所有性少數,這讓馬岱爾體會到自己的不一樣能夠被理解,並感受到巨大的愛與鼓舞。
她希望幫助有相同苦惱的青少年了解自己,因此將個人的性別探索過程寫進《性別是彩虹色的嗎?》一書中,並集結了眾多LGBTQIA+社群的資源與研究,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協助編輯、審定。本書出版後,獲英國《獨立報》彩虹書榜(Rainbow List)選為年度十大好書,並授權日、韓版本,性別光譜基金會讚譽本書「提供我們每一個人思考自己成長過程中的獨特經歷,並給了需要協助者與世界溝通的語彙」。
譯者簡介
李斯毅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美國波士頓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及財經法學碩士,具台灣證券分析師(CSIA)資格。喜愛閱讀,譯有《判決》、《憤怒療癒力》、《33天之後》、《印度之旅》、《墨利斯的情人》、《一掬塵土》、《等星星發亮的男孩》、《泡泡紙男孩》等。